克里斯.安德森看好3D打印:满足个性化制造需求
作者:向霜 发布时间:2013-07-12
(图为:克里斯·安德森在“腾讯网科技大师中国行”现场)
DoNews 7月11日消息 去年以来,3D打印技术开始成为全球科技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,不少技术先驱普遍看好,也有诸如郭台铭在内的大佬人物公开“唱衰”。而作为一名五个孩子的父亲,克里斯·安德森(Chris Anderson)十分看好3D打印技术的大趋势,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使用3D打印机进行创造。
安德森之前曾担任《连线》(Wired)杂志主编超过10年,离职后担任3D Robotics公司首席执行官。他发表的新书《创客·新工业革命》对新的制造模式进行了积极宣传,他乐观看好3D打印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的角色,安德森认为电脑的普及化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,而当人们已经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边缘,即将迎来的是数字化制造,在这个过程中3D打印机会有效推动社会革命。
安德森看好3D打印的理由是,它可以满足用户个体、小团队个性化的制造需求,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批量化生产模式。“过去的制造模式有两大门槛,一个是创意,一个是技能。有了3D打印技术之后,可以随时将创意、设计的原型推向市场,你只需要一个打印按键,然后通过云技术上传,就可以让任何一个工厂满足你的个性化需求。由此全球的供应链可以针对个人开放,而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已经搭建了一个成熟的平台”。
在创意之外,安德森还认为3D打印能引导人们将爱好和习惯演变成新一次的革命。比如有了3D打印机之后,安德森的孩子不再需要乐高这类玩具,而是开始随时打印自己的设计和创意,开始有机会尝试工业设计甚至参与实际制造。“制造突然间变得如此容易,我们不再需要具备制造方面的专业背景,传统的制造业会受到来自数字制造创客的挑战,之前仅在互联网领域发生的影响,将快速转移到传统制造业领域”。
安德森对3D打印的态度与此前郭台铭的公开唱衰刚好对立,在安德森看来,郭台铭对3D打印机的定义比较狭隘,因为3D打印不是做制造的,而是一种做模型的技术。“郭台铭可能忘记一点,3D打印机不会帮助大型工厂去和鸿海的工厂竞争。富士康也并不需要担心,他们面临的是百万台的产能的需求。3D打印机可以是一个小公司,年轻的团队,有一个好的点子,再去满足一些小众的需求。”
安德森也建议,如果对一种新技术不了解而又好奇,最好的态度和方式就是亲身去试一试,因为要了解技术的潜力,需要自己去动手实验。“当初苹果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时候,也是有很多人怀疑和嘲笑,但是这些产品逐渐地开始改变世界。到今天我仍然携带着各种有意思的新产品,他们可能只有很少会成功,但是如果你想尝试可以给公司的工程师配备3D打印机,让他们体验一下如何打印出自己的创意”。 (via:DoNews)